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应城法院深入开展人民法庭与人大代表“家站”联动互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5月25日,应城市法院分管院领导带队,各人民法庭与当地人大代表携手在辖区镇、街道办事处挂牌“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与“法庭驻代表‘家站’工作室”。截止目前,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已挂牌10家,法庭驻代表“家站”工作室已挂牌20家,基本实现全覆盖。
人民法庭+人大代表“家站”,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创新之举,更是增进人大代表与法院干警联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务实之策。人民法庭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增强主动性,深入辖区多个代表“家站”,探讨完善联动机制建设措施,分发普法宣传资料;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巡回审判、旁听庭审,逐步建立人大代表调解员名册;在“人大代表+特邀调解员”调解团队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人民法庭与辖区内司法所、妇联、基层自治组织、行业调解组织等深度沟通对接,并聘任专业知识深厚、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 “五老”志愿者参与矛盾纠纷调解,调动多元立体的社会调解力量参与诉前委托、委派调解。
今年以来,长江、杨河等人民法庭回应群众期盼,与辖区人大代表携手搭建多元解纷“快车道”,成功调解多起矛盾纠纷案件。今后,应城法院将继续创新方式方法,将微调解、微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群众身边,彻底畅通司法为民“最后一米”,促进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努力让人民群众从人民法庭+人大代表“家站”基层治理新格局中拥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
张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