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人民法庭与人大代表“家站”联动工作走深走实,凝心聚智,助推法院参与基层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5月31日,应城法院邀请江汉大学田圣斌教授、湖北警官学院张俊教授走访调研辖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与法庭驻代表“家站”工作室。应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碧华,党组成员、副主任许继国,法制委员会负责人黄少波一同调研。应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建,城北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毅,杨河镇党委书记程建红,法院党组成员张耀忠,四级高级法官田晓波及相关庭室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法院文体中心,城北金融纠纷专业法庭、郎君家事纠纷专业法庭、三合法庭、杨河法庭,并在杨河法庭驻代表“家站”联络工作室举行座谈会。详细了解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以及参与基层治理情况,并听取了当地人大代表、特邀金牌调解员通过法庭+“家站”联动机制参与多元解纷的经验做法。
刘建院长介绍,应城法院坚持强基导向,把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作为参与“共同缔造”的切入点,“嵌入式”开展审判执行工作,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当地党委政府、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一道,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工作,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消减在诉前。
田圣斌教授对人民法庭+代表“家站”联动机制创新做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认可,指出这既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创新之举,也是增进人大代表与法院干警联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务实之策。
李碧华主任表示,人大代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不仅发挥了人大代表群众基础好、熟知社情民意的优势,也将法庭的诉讼活动置于人大代表的监督之下,使人大代表更加直观了解法院工作。要继续创新做法,将非诉讼机制挺在前面,更加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职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同基层综治单位的协调联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张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