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法院 正义的理性与情感
——《正义的决疑》读后感

2025-01-10 10:32
来源: 法院
    浏览: 911

1.jpg

作者简介:

我叫吴崎,

来自应城市人民法院民二庭。

在日常工作中,

我常常穿梭于纷繁复杂的纠纷之中,

仿佛置身于一片纷扰的秘密森林。

而在这片森林中,

每一个案件都像是一棵独特的树木,

它们的枝叶间,

隐藏着当事人的情感纠葛和生活困境,

需要去发现,去决疑。

2.jpg

《正义的决疑》这本书是车浩教授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对于正义这一核心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反思,展现正义是决疑过程中的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确定性的结果。在这本书中,车浩教授通过近几年社会多个热门典型案例,融合法教义学、社会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有理但不枯燥的情况下了展现了在司法案件中应如何处理法律与社会正义、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微妙平衡,特别是在面对疑难案件时,应如何在决疑状态下作出判断。

作为法院工作人员,阅读此书后,为我带来了一种更为成熟的法律思维方式。在日常的司法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依据现行法律条文来审理案件,但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伴随着司法案件复杂性、多样性的增加,单一的法律条文无法涵盖社会方方面面的所有争议,法律的解释与实际适用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法律的解释不仅仅是对条文的字面理解那么简单,它更需要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案件具体背景、情感、习惯甚至是审判人员自身对正义的探索及思考等。因此,《正义的决疑》不仅让我从理论上更加了解了法教义学,更让我反思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实现更为精确和公正的决疑,正如书中对复杂案件中情与法冲突的呈现,在法院工作中,面对某些案情相对复杂,社会影响度较高的案件,我们在做出裁判时,也必须全面考量案件的前因后果、当事人背景、社会背景、当事人之间情感等多重因素,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法治不仅仅要管人,更要治心,法律的公正性不仅依赖于法官的独立判断,还依赖于社会对法治的认同与信仰,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沉稳的决断力以及温情的关怀力。

法律人不能只是关注法律本身,却对案件中的人漠视无睹是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面对所有的案件我们需要不断反思与深入钻研,始终秉持高度的专业素养与强烈的责任感,因为每一宗案件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法律公平正义的期待,我们必须确保在每一起审判中展现出法律的公正与威严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在最终的裁判中回应出司法应有的温度与人文关怀。公平正义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要通过我们的具体判决,让每一个人民群众都能真正的看的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