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城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刚柔并济,将强制措施与执行调解灵活结合,顺利执结一起涉民生案件。
在余某申请执行余某、汪某二人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中,应城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余某、汪某赔偿余某444479.09元。履行期限内,余某、汪某未履行生效判决,执行人余某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被执行人余某、汪某采取回避态度,转移隐匿财产、拒不履行已生效的判决义务,法院决定对被执行人余某拘留十五日、罚款30000元。其后,余某拒绝缴纳罚款、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再次被拘留十五日。
面对执行困境,执行法官运用网络查控,发现余某银行账户存款205000元、汪某银行账户存款3024.98元,执行人员及时予以冻结并扣划。银行账户余额不足以赔偿,余、汪二人亦表示再无钱赔偿。对此,执行人女儿情绪激动,和亲友一起将父亲抬到被执行人家中。
通过多次走访调查,执行人员了解到,执行人余某的妻子去世多年,与离异的女儿相依为命,前期治病已经花费三十多万元,不仅拿出了这对父女的全部积蓄,还找亲朋好友借了很多钱,现在余某卧床不起、神志不清,后续还需要进一步治疗,余某的女儿深感压力巨大。听闻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判决,一时悲愤交加,锁上自家的门,把手机关机,准备外出打工。
被执行人此时慌了神,急忙联系法院并报了警。在公安干警的协助下,法院执行人员柔性执法,第一时间与执行人的女儿取得联系,耐心细致的做工作,劝回了执行人的女儿,防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在充分保障执行人权益的前提下,多次与执行人、被执行人沟通,督促被执行人履行判决。二名被执行人在精神和舆论的压力下,向亲友借款筹钱,赔偿200000元(共计赔偿408024.98元),被执行人的女儿提交执结申请,将父亲接回家。
至此,一件涉民生案件,在刚柔并济的执行下,得到圆满执结,及时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弘扬了社会公平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