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寻常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应城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干警在庭长李勇的带领下逆行而上,放弃假期、主动出战,冲锋在前、坚守一线,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在疫情和郎君镇西村村民之间筑起了一道保卫生命安全的“钢铁长城”。
宣传引导,发声在一线
应城市郎君镇西村,人多地少,全村2300余村民,其中70%在外地经商、务工,常年在武汉的就有300多人。自1月25日起,根据院党组统一安排,民一庭驻守西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民一庭庭长李勇靠前指挥,认真贯彻院党组部署要求,从保护村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出发,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第一时间带队赶赴西村,与村干部一起吹响西村战“疫”号角。
1月25日,正值大年初一,在风雪交加的西村,李勇和陈进国张贴防疫标语、悬挂横幅、安排人员测体温,一项项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起来。他们还借了村里舞蹈队的大喇叭,号召村民不要随意外出,引导村民遵守指挥部的命令,避免疫情扩散。第二天一大早,标语被打雨雪打湿字迹模糊,横幅也被大风吹落,值守干警二话不说重新张贴标语、悬挂横幅。
入户排查,战斗在一线
驻村队员与村干部一起入户排查村民武汉返乡人员,统计情况,登记造册,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干警们协助村干部,在设卡路口对往来人员、车辆严格管控,劝离走亲访友人员,并做好登记、体温检查等工作,力争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1月26日,在入户排查过程中,驻村干警发现村民杨某有发热症状,当成了感冒自行在家吃药。经过沟通了解,杨某常年在武汉经商,于春节前返回应城。驻村干警立即向郎君镇反映情况,迅速安排杨某在镇卫生院检查身体,杨某被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病例,后经应城市人民医院确诊。在西村值守的20多天,民一庭驻村干警加强对发热、咳嗽人等不适症状人员的排查,使得西村三起确诊病例能够“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因发现及时,措施得当,未造成疫情扩散。
移风易俗,执行在一线
农村的丧事,特别是寿终正寝的老人的丧事,一般被称为“白喜事”,在民间习俗上都是会大办特办的。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来,根据应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规定,要求多措并举依法治理、严控疫情期间操办丧事现象,以杜绝群众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
2月11日,西村有一80多岁的村民去世,驻村干警和村干部第一时间上门,告知疫情期间群众聚集活动对疫情传播的危害性,劝告老者子女家丧事不办或者简办。最终说服老者儿子签订《承诺书》,承诺不收礼、不设宴、不聚集,送葬队伍仅五人,并且相隔数十米。
大事面前显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不论是在北十社区值守的59岁干警熊绍良,在淋巴癌恢复期到彭吕社区认领任务的“巾帼”胡璞,还是为村民捐出自家用的25只口罩的孙亮,为一线干警联系青菜供应的桂泽鹏……民一庭的干警们,时刻牢记法院人的使命与担当,愿以自己的萤火之光,照亮我们身后的那一方土地,发出万丈光芒。